投资与回报不成正比
最近墨尔本的留学生发起大型宣传活动,展示个人求职的勇气和决心,更重要的是希望证明个人实力并不亚于本土学生。
活动共推出了6款海报,均参考了美国二战时期的“我们能行(We Can Do It)”海报,6名分别来自中国、毛里求斯、哥伦比亚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及印尼的国际学生穿着与“铆工罗茜”(Rosie the Riveter)一样的服装、摆出一样的姿势。
参与海报拍摄的印度留学生哈什(Harsh)表示,自己在求职中遭遇的偏见,称尽管能力不差,但仍常常因非澳大利亚人的身份遭到忽略。
三成本地企业愿意雇佣留学生
根据教育咨询机构Hobsons Solutions发布的《澳洲毕业留学生就业能力》报告,仅有34%的澳大利亚雇主雇佣留学毕业生。
这与留学生所负担的学费成本是本地学生4倍的事实相比,似乎显失公平。
赴澳求学,除了生活与进修成本高以外,还面临背井离乡、孤单寂寞的困境,毕业以后拿到同样的学位,但就业能力远远低于本地学生。
澳大利亚企业为何不雇佣留学生?
《澳洲毕业留学生就业能力》报告宣称,本土企业不愿意雇佣留学生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更喜欢本地学生。他们宣称更希望雇佣澳大利亚学生。
企业的其它错误观念
长久以来,澳大利亚企业固守着4大错误观念,客观上不利于留学生毕业以后的就业。比如:
1. 企业觉得雇佣留学生很困难,成本很高。
2. 企业不希望雇佣毕业生,无论是本土学生还是留学生,因为他们缺少必要技能。
3. 一些留学生的资历过高,和岗位要求不匹配。
4. 企业认为国际教育对于国家经济贡献不大。
留学生就业别忽视“软实力”
如果说留学对于你来说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,那么澳大利亚就业市场就在测试你迈出大门的勇气。虽然在学校里和本土学生一起听讲、写作业、讨论问题,但是课业生活以外的“软实力”恰恰却被留学生们忽视了。
软实力是在澳大利亚企业中求职的必需。软实力仿佛无形资产一般,让招聘者以此考量着求职者最终是否被录用。